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beat365!
10年专注环保设备研发制造 环保设备系统设计\制作\安装一条龙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400-953-3433
当前位置: beat365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让传统中医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探访宏济堂中医药智能工厂beat365登录

作者:小编 时间:2025-04-21 11:49:03 点击:

  宏济堂商河产业基地有望今年9月全面投产。(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王刚摄)

  春日大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在山东商河经济开发区内,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声与电焊弧光合奏出激昂的进行曲。记者进入宏济堂商河产业基地项目核心区,在17条银色空中连廊的环绕下,见证这座总投资10亿元的“中医药智能航母”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破浪前行。

  在施工现场,17条密闭式空中连廊如同银色动脉,将立体仓库与生产车间、质检中心等核心区域串联成网。项目副总指挥郝敬良向记者展示手中的智能平板:“这些空中走廊可不是简单的运输通道,它们内置温湿度传感器和风速监测仪,能实时调控运输环境。”通过与AGV搬运机器人、智能输送带的协同作战,物料在150亩厂区内实现“零落地”精准投送。

  走进正在安装设备的生产车间,beat365平台宏济堂和知名科研院所共同研发的智能视镜系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个直径30厘米的圆形装置,通过AI算法对反应釜内的物料变化进行毫秒级分析。“传统人工巡检需要30分钟,现在系统10秒就能完成精准判断。”工程师现场向记者讲解了智能视镜的“火眼金睛”功能,其搭载的5G模块还能将数据实时传输至中控室的数字孪生系统。

  在项目沙盘前,郝敬良揭开了“镇厂之宝”的神秘面纱,“这里将诞生全国首个最智能的麝香酮生产线。”作为国家保密品种,宏济堂的人工麝香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定制化料仓如同精密的蜂巢,不同颜色的管道按照设定程序将原料精准配比。郝敬良表示:“我们创新研发了连续化反应器,配合超级色谱分离技术,生产效率提升40%,能耗降低35%。”

  生物制造柔性工厂可快速更换模块化生产线小时内完成从聚赖氨酸到双降醇的生产切换。单硝酸异山梨酯数智工厂里,连续流设备将传统需要12小时的化学反应缩短至90分钟。而原料药智能中试平台更像一个生物医药孵化器,配备的高通量筛选系统每天能完成3000次药物测试。

  在即将封顶的立体仓库施工现场,记者感受着未来药企物流的心跳。8层楼高的货架如同钢铁森林,AGV搬运机器人在轨道上有序穿梭。“这里的仓储管理系统能实现物料的全生命周期追溯。”仓储负责人打开移动终端设备展示,“从原料进厂的自动赋码、扫码、组盘,到生产车间的精准配送,再到成品出库的智能分拣,所有环节都将在数字孪生系统中实时呈现。”

  为实现绿色生产,项目采用的三废处理系统如同智能清洁工,密闭收集系统将废气废水一网打尽,生物膜处理装置能将COD值从20000降到400以下,RTO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的VOCs排放指标将小于30毫克/立方米。“我们在节能方面作了充分考虑,大功率用电设备均采用一级能效,风机、泵组均采用变频技术,并在厂区南侧三废水池顶部安装了400块光伏板,每年可发电25万度。”郝敬良指着南侧的蓝色方阵介绍,这些清洁能源将满足整个园区日常照明的用电需求。

  站在建设中的中控大楼顶层,郝敬良描绘着3年后的图景:2025年9月全面投产后,这里将诞生年产值13亿元的智能中医药园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建工厂,更是要打造中医药现代化的示范样本。”郝敬良表示,通过“AI+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企业将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蝶变。未来,这里还将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让传统中医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宏济堂商河产业基地不仅是一座工厂,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用科技的画笔,在传统中医药的画布上描绘出充满想象力的智能图景。这片占地150亩的土地,正在书写的不仅是企业的发展传奇,更是中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壮丽篇章。(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高鲁健)